心理學出於神嗎?

很多基督徒不明白心理學的背景與根源,常常去涉及心理學的輔導,讓我們看看到底心理學是什麼?它附合聖經嗎?讓我們來看看以下文章。

http://www.fundamentalbook.com/article130.htm

基督徒應拒絕心理學的五個原因

跟據一些統計資料,心理學是世上的大學眾多學科中最受學生歡迎的科目之一。心理學標榜它能幫助人了解人內心及有助解決人心靈問題。我們基督徒當然知道真正能醫治人心靈的只有神,但世上大部份人因著不信,不肯來到這位恩主面前得幫助。所以,他們並無其他選擇,只能依靠人為的方法來舒緩一下內心的困苦。這本是不信的人的景況。然而,這幾十年來,心理學也不斷地滲入基督教。到了今時今日,心理學在基督教中已經大行其道,影響深遠。許多教會牧者用心理學的觀念及技巧來牧養及講道;大部份神學院都開設心理輔導學科目,有神學院甚至與屬世的輔導機構掛鉤,協助神學生取得專業輔導員的資格。到底我們基督徒對心理學的立場應該如何?我們應否接納心理學,又可否如一些基督教人士提倡,將聖經與心理學融會貫通?我的答案是斬釘截鐵的「不」。我在以下舉出基督徒應拒絕心理學的五個原因:

  一、    心理學不是出於神

眾所周知,發明心理學理論的祖師們都不是基督徒,他們都是不信主甚至反對基督教的。他們主張的心理學理論及方法甚至與新紀元及通靈術有關。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無神論者及反基督教的;容格(Carl Jung)是通靈的;羅傑斯(Carl Rogers)相信輪迴及曾經召魂;馬斯洛(Abraham Maslow)是泛神論的。請問神會不會透過這些人來教導我們基督徒如何治療心靈呢?有人辯稱所有真理都是神的真理,意思即所有真實的事都是出於神,如科學的定理是出於神,這些真實的事我們應該接受。這個說法不無道理。然而,若有人想用這個論點叫我們同樣地接受心理學,這是牽強附會及混淆視聽的。一來,心理學根本不是科學,心理學發展至今百多年來都沒有有力證據證明它是科學。心理學各學派理論分歧,果效反應不一,根本不能說是定律,更加不是永恆不變的真理。若有人堅持心理學、心理治療等是科學,那麼它必然是「偽科學」了(pseudo-science)(作者按:‘pseudo’一字是主要意思不是指「非」,而是指「假冒」、「偽裝」)。不同甚至互相衝突的理論能有相同的效果,相同的方法在不同的人身上卻有不同的反應,有時有效,有時無效,因果難分,如何辨證?若有人要爭拗科學的真正定義,我不想在這件事上糾纏,我還是讓那些專家們繼續深究。但就我個人而言,心理學絕對不如生物、化學、物理的科學化。人的內心是不能用科學方法去深究及醫治的。再者,我們基督徒所說的「真理」,不是泛指世上一切真實的事,乃是指聖經中屬靈的真理。主耶穌說:「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8:32);「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約17:17)。究竟主耶穌以上所說的真理是指甚麼?是指世上一切真實的事嗎?這些事能叫我們「得自由」及「成聖」嗎?不!聖經中所說的「真理」,其實是指著神的話語而言。心理學絕對不是屬靈的真理,絕不能使人得自由及成聖,更加不能使人得救。為何要將心理學與聖經相提並論?在處理人內心及靈性的事上,教會不需要聽從這些由人發明出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所謂「真理」;教會需要的是高舉聖經的真理,只有神的話語才能真正醫治人的心靈:「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的心。」 (詩19:7-8)。

  二、    心理學與聖經教導衝突

心理學不單不是屬靈的真理,它的主要理念更是與聖經的教導互相衝突的。舉例說,心理學是以人為中心的,而聖經卻是教導以神為中心;心理學教導人要愛自己,聖經卻教導人捨己;心理學高舉人的自尊,聖經卻教導人不要尋求人的榮耀;心理學教導罪咎感是有害的,聖經卻教導我們要為罪惡懊悔難過;心理學教人專注肉體的感受,聖經卻教導人攻克己身,叫身服我。不但如此,許多心理學祖師們的道德觀是非常敗壞的。佛洛伊德主張讓年輕男孩和良家女孩自由性交。容格也主張性放縱。羅傑斯贊成婚前及結婚後找不同伴侣有性行為,他對色情文學及毒品持開放態度。馬斯洛認為人的道德觀只是個人的想法及喜好而已。我實在不明白那些所謂基督徒心理學家如何及為何將這兩套本質如此相反的道理融合一起。就是他們真有能力這樣做,我們也絕對不會接受的。何解?當日以利亞向以色列人責問的話已經告訴我們了:「你們心持兩意要到幾時呢﹖若耶和華是神,就當順從耶和華;若巴力是神,就當順從巴力。」(王上18:21)。若耶和華是神,你們就單一事奉耶和華吧。若巴力是神,你們就單一服侍巴力。為何要心持兩意呢?你說我兩個都相信,都接受。這是你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神接受嗎?神不單不接納,而且極其恨惡這件事。神要以利亞將那四百五十個巴力先知殺了。保羅在哥林多後書6章說得更加清楚:「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甚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甚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有甚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甚麼相干呢﹖神的殿和偶像有甚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林後6:14-18)。神的吩咐是這麼清楚明確,祂要我們分別為聖,為何我們還要心持兩意,一方面說接受聖經,一方面又接納心理學呢?

  三、    心理學沒有比其他方法更顯著的果效

種種證據證實,心理學根本沒有比其他方法更顯著的果效。研究員Truax and Mitchell 探討有關受訓與非受訓的輔導者之比較的研究指出:沒有證據證明一般傳統的研究生訓練課程所培訓出來的治療師比非專業人士更能幫助人。 Dr. Joseph Durlak作的詳細研究計劃之結論是:「總括來說,比較性研究的結果有利於非專業人士…在二十八個調查中,各施助者沒有顯著的分別,然而在十二個調查中,非專業人士卻比專業人士更為有效。」這些研究帶出一個震撼性的結論:「專業人士沒有明確地擁有比非專業人士更優越的技能。再者,專業的精神健康教育、訓練及經驗不是有效幫助人的先決條件。」有人可能不服氣,振振有詞地指出某些人接受心理輔導而得幫助的例子,來證明心理輔導著實有效。我對這事的見解是:接受心理治療的人之所以得著幫助,主要是出於心理作用。我們不能抹煞以上報告所提出的結論。若你一心相信心理輔導員能給你幫助,你就主動去尋求他們的意見,那麼會面之後你或者真的感覺比以前好。但根據以上研究報告所說,若你一心相信你的朋友及家人能你給安慰及幫助,你傾心吐意的向他們分訴,那麼你所得的幫助可能與你找專業人士差不多,效果甚至更佳!這不是心理作用是甚麼?作為一個專業的心理輔導員,必定會掌握一些聆聽及談話技巧,也能給人一種平易近人及很專業的感覺,這無疑令求助的人對他們有更多信賴。但這些外圍的東西,對真正的心靈治療來說,都不是最重要的。你所需要一些真正愛你及關心你的人幫助你。請問你身邊沒有愛護你、體恤你、願意耐心聆聽你傾訴心事的家人、朋友、弟兄姊妹、屬靈長輩或牧者?誰真正關心你,是以上這些人,還是那些與你素未謀面,以會面時間而收費的專業輔導員?退一萬步,若你真的沒有關心你的人,主耶穌仍是最愛你最關心你的朋友,祂最了解及體恤你的需要,何不向祂直接傾訴,直接向祂求助?

  四、心理學將世界帶進教會

心理學之所以能在神學院及教會這麼流行,其中一個主因就是作帶領的人追隨世界的潮流,要得世界的認同。心理學明明是屬世大學的一個學科。不信的人,心靈上充滿各種各樣的問題,但他們心中沒有神,所以不得不靠助一些人發明出來的方法來舒緩一下,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對我們信主的人而言,聖靈已經住在我們心中,我們得著一個屬天的盼望及充滿喜樂和平安的生命,還要心理學來幹甚麼?基督教從一開始就沒有心理學這回事(心理學是近這百年來有的),不見以前世代的基督徒特別多心理問題。歷世歷代以來,那些真正信靠主的聖徒,都有豐盛的生命(約10:10),都是過著滿有喜樂及滿足的生活(詩16:11),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羅5:3),這是聖經、教會歷史、以及屬靈傳記告訴我們的事實。奧古斯丁、馬丁路德、加爾文、諾克斯、清教徒、衛斯理、懷特腓、愛德華滋、克理威廉、約翰牛頓、司布真、慕迪、戴德生、達秘、鍾馬田、王明道、倪柝聲、宋尚節等都是神大用的僕人,帶領許多人信主及引進教會的大復興。他們有用心理學作工嗎?那年代的信徒心靈比我們更空虛,靈性比我們更軟弱嗎?若心理學是必需的,為何神不早點將它賜給教會?現今許多神學學者及教會領袖接受心理學,但他們屬靈的能力 大大不及那些屬靈前輩,這點足以證明心理學是沒有用的。可惜他們漠視這些寶貴的見證及榜樣,不由分說地將屬世的心理學、輔導學搬進神學院及教會中,結果怎樣?教會世俗化了,工作「專業化」了,神有賜福嗎?有任何證據證明接納心理學的教會,他們的會眾比不接受心理學的基督徒心理更健康,靈性更少問題?完全沒有這個證據。教會越倚靠心理學,信徒的心靈就越脆弱:「我的百姓做了兩件惡事,就是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2:13)。教會牧者沒有屬靈能力幫助這些人,卻叫他們去找心理輔導員。教會失去屬靈能力,還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是跟上時代潮流,不知自己其實對神的話語失去信心,失去從神而來的能力,以致要向世界求助,這是何等可悲可哀的事!

  五、心理學否定聖經的全備性

這點是我們反對心理學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它否定了聖經的全備性(The sufficiency of Scripture)。聖經對於人內心、靈性、道德方面的教導都是全備的,一無所缺。詩篇19:7說:「耶和華的律法全備(perfect),能甦醒人心」;「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perfect),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3:16-17)。神說祂的話語是全備的,能使屬祂的人完全,請問提倡教會要接納心理學的人士信不信這句話?若相信,那麼教會就不需要心理學了,因為聖經已經是「全備」了,還需要補充甚麼?若要補充,就不算是「全備」。若不相信聖經是全備的,那麼閣下真正的問題,就是對神的話語失去信心,以致你事奉沒有能力,使你不得不靠世界的方法來彌補你失去的祝福。然而,最令人遺憾的,就是有人一面說聖經是全備的,但一面又認為心理學是必需的,這實在是自相矛盾及自欺欺人的講法。我看過一些基督徒支持及反對心理學的辯論,從來沒有看到支持者正面及誠實回答這個問題—究竟聖經是不是全備的?若答案是是,就去掉心理學吧。一面說聖經是全備,一面又說教會需要心理學,這是實實在在的自相矛盾。若答案是否(我情願人坦白承認,好過自相矛盾),你就該省察到你問題的真正所在了—你已經對神的話失去信心:「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甚麼。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雅1:6-8)。弟兄姊妹,神的話實在是全備的:「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revive the soul)」。心理學或能暫時使人心靈的苦困稍得舒緩,但神的道不單是表面上的安撫,它乃是能使因犯罪失去知覺、剛硬如石、甚至像死了的心靈「復活」(revive)。「他使我的靈魂甦醒。」(He restores my soul)(詩23:3)。心理學或能給予人表面短暫的快慰,但唯有聖經能給人永遠屬天的平安及喜樂:「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詩19:8);「愛你律法的人有大平安,甚麼都不能使他們絆腳。」(詩119:165)。聖經多處指出神的話是全備及已經足夠應付人靈魂一切的需要:「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彼後1:3);「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all)的善事。」(提後3:16-17)。除非有人將以上經文的「一切」或「完全」全部改寫或曲解,否則聖經需要心理學來輔助這個理論就不成立了。親愛的讀者,你是否相信神對祂自己話語所作出的見證呢?

最後,我想回應一個主張教會應採用心理學的人士常常提出來的理論。有些基督徒承認心理學的確有許多不合神心意的地方,但他們認為心理學當中也有一些好的方法,我們基督徒可以參考及採用。所以他們就主張把心理學抽絲剝繭地處理,將不好的成份去掉,將好的保留及吸納,這就是最明智及最中庸的做法了。然而,這個所謂「明智」、「中庸」的辦法,仍是不能接受的。第一,這樣主張的人事實上仍是迴避了以上第五點的原因:若聖經是全備的(在人心、靈性、道德上),為何仍要加插心理學?請這些人首先誠實面對這個關鍵的問題。若有人真的認為單用聖經輔導是不足夠的,那麼請這些人坦白承認你們不認同聖經是全備的。第二,以上已經提及過,心理學背後大部份的理念與聖經的教導大相徑庭。心理學是以人為中心,高舉是人的自尊及自信,聖經卻是以神為中心,強調的是神的主權及人的自卑,兩者如何相合?有人主張越過這些理念,只取當中那些無害的方法及技巧來用,這又如何?我的答案仍是不,因為經過聖經嚴格的標準過濾及篩選後,所剩下可用的方法及技巧,只是普通常識(common sense)而已,如耐心聆聽、代入別人的感受、站在別人處境設想,以及多作正面鼓勵及肯定等,這些技巧都是common sense罷了,根不需要接受過心理輔導學訓練也可學到的。(最近遇到一位朋友,她說她早前帶她就讀小學的女兒看心理醫生,因為她讀書壓力很大,有時會有夢遊的情況。那位醫生就建議,在小六升中時不要替她選那些要求很高的名校,應該選一些普通程度的中學,因為讀名校壓力會很大。她就照樣做了。我不是反對那位心理醫生的意見,但請問他所說的是類似專業知識還是common sense?)神學院根本無需要開設甚麼心理輔導學課程,白白浪費了神學生研讀聖經的寶貴時間。若要學輔導,就教神學生如何用聖經去輔導。神學生是學習用聖經去鼓勵、安慰及改變人,不是學做一個有專業資格的輔導員。第三,請這樣主張的人解釋為何以前世代的教會及神學院沒有心理學,但那時信徒的靈性還比現今的還好,心理問題比現今信徒還少。你說時代及社會變遷了。對,世界的確變了,但人性問題的本質沒有改變,神的語話沒有改變,聖經的全備性沒有改變,改變的是我們對神話語的信心。當日以賽亞責備猶大王的話,正是今日基督教的光景:「禍哉!那些下埃及求幫助的,是因仗賴馬匹,倚靠甚多的車輛,並倚靠強壯的馬兵,卻不仰望以色列的聖者,也不求問耶和華。…埃及人不過是人,並不是神;他們的馬不過是血肉,並不是靈。」(賽31, 1, 3)。今日的基督教對神的話失去信心,作工失去能力,以致要到世界尋求幫助;他們不仰望以色列的聖者,卻仰望人的智慧及方法,神是不會賜福的。解決人心靈的辨法,必須要用「靈」,不是用屬世的才能及智慧:「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4:5)。聖靈是真理的靈(約14:17),祂往往是透過真理顯出功效:「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6:63);「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約16:13)。真正能醫治人心的,是神的話及神的靈。心理學的靈不對,源頭大有問題,主要理念又與聖經大大衝突,但仍有基督徒對心理學依戀不捨,朝思暮想 的想將它與聖經融合為一個既屬天又屬世,既有真理的靈又摻雜敵基督者的靈的產物,企圖用它來幫助信徒,這情況就像當日在迦密山的以色列人,不敢不信耶和華,但又想拜巴力;又像以賽亞時代的猶大王,又想得神的幫助,但又想倚靠埃及的勢力,行嗎?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歷史已經清楚告訴我們了,請你們想想吧!

時至今日,心理學已經在神學院及教會根深柢固,深入人心。我深知道無論如何大聲疾呼,仍不能改變這個這個局勢。但我仍想在這裡竭力的作最後的呼籲:基督徒啊!不要一窩蜂去報讀那些輔導學課程,以為是裝備自己,卻要勤讀聖經,真正使人得幫助只有神的話。牧者們啊!不要將心理學帶進分別為聖的教會,要高舉聖經真道,神的語話是全備及有能力的。神學院啊!取消那些不合神心意的心理輔導學課程,用更多時間好好地將神的道教導神學生,不要教他們用世俗的方法事奉神。有人認為這樣做法極端,但若不除去這些不合神的心意的麵酵,教會復興是不會出現的。真正的復興是建基於真理的恢復及顯明,沒有真理作基礎的「復興」是假復興。若不返回聖經,不歸服真理,再大的工作,再多的禱告也沒有用。這一點,教會歷史已經清楚告訴我們了。弟兄姊妹啊,你的心意如何?請你作出決定吧。最後,容我再用以利亞的話來結束本文。願神的話語再一次發出亮光,使沉睡及迷糊的心靈甦醒及回轉:

「你們心持兩意要到幾時呢﹖若耶和華是神,就當順從耶和華;若巴力是神,就當順從巴力。…耶和華啊,求你應允我,應允我!使這民知道你─耶和華是神,又知道是你叫這民的心回轉。」

參考書籍:

1.  《心理學不合聖經》 鮑謹夫婦合著  張逸萍譯  生命生版社
2.  《心理學偏離真道》  張逸萍著  生命出版社
3.  《走出心理幽俗—聖經輔導叢書1》 愛德華‧韋爾契等著  真生命輔導傳道會
4.  《破除人生百憂—聖經輔導叢書2》 大衛‧鮑力生等著  真生命輔導傳道會
5.  《邪魔登講台—心理學和邪靈啟示》 張逸萍著  生命出版社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网站由 WordPress.com 提供支持.

向上 ↑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