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 年12月31日晚上 的守望
应验部分
病毒接触者全球监控大网:健康与隐私可以两全吗?

据联合国区域间犯罪和司法研究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中心主任伯利兹(Irakli Beridze)统计,截至4月20日,也即疫情在世界范围扩散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已至少有28个国家开始使用各类数字监控技术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其中23个国家採用接触者追踪应用程序(APP),10个国家使用先进的物理监控技术(比如部署装有热传感器的面部识别摄像机、用于监控公民居家隔离的无人机和CCTV摄像头)。这个名单还在快速变长,德国、法国和挪威等国都在部署从5月初铺开使用追踪APP。
在有健全制衡机制的国家,这些防疫措施是成比例且合法的,但在有些国家,这些措施匆忙经过立法机构,未经充分审查就予以实施,甚至有国家越过立法机构直接动用追踪恐怖分子的情报工具来定位冠状病毒患者。
就在不久前的歷史教训是,有些权利一旦让渡就再难收回:911后,公民被告知国家需要加强监控手段和数据共享以应对恐怖主义,但在此后20年间,情报机构在真正阻止恐怖主义行动上作为寥寥,却被斯诺登等吹哨人揭露严重的权力滥用。
利维坦原为《希伯来圣经》的一种怪物,在Thomas Hobbes的同名着作中,被用于比喻“集权政体”完全掌握人类社会后,其治下所呈现的标准地景。
“中国当局已部署一种新颖的创新系统,可以汇整、分类和分析如此海量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警察和其他官员用来联繫一体化联合作战平台(新疆当局的主要警务平台之一)的一种手机APP,窥见该系统的内部运作。大规模监控的实施并非仅限于新疆。中国公安机关正在研究并将同样的大规模监控系统普及全国各地。举例而言,人权观察记录到一种名为“警务云”的大数据警务平台已在使用中,它可以收集并整合人们的各项个人数据──从超市会员资料到就医纪录。”
中国人的巨大威胁北京利用健康码监控全民
北京利用健康码监控全民连病危者与婴儿都要办理
跟中国无所不在的面部识别软件与其它监控系统相比起来,“健康码”系统所覆盖的人数更多,收集的个人信息亦更广泛,国家甚至可以再实施更加严格的控制。这是因为人们上班、出行打车、购物、前往医院看病,以及进行许多日常活动都必得要出示健康码。
然而,针对异议人士、宗教人士而言,此种加大的控制无疑是一种更大的威胁。
此状正如《纽约时报》最近刊登的一篇报导称,“官员们正在将健康码的概念扩展到公共卫生之外,这可能是数字化社会控制实验未来走向的迹象。”
该报导称,由于中国各城市“现在正在尝试以各种不同方式保持居民与病毒应用程序的粘性”,“但是,如此易于获取的信息可能会造成歧视。保险公司可以提高持红码或黄码者的保费。雇主可以拒绝僱用或晋升。”
众人担心的,自然是健康码的准确度与侵犯隐私的问题。毕竟过去中国多个城市都曾经出现过持绿码者,最后成为了外省输入案例,民众亦担心健康码会洩漏个人隐私,以及是否因为工作关系影响健康码评分,并造成歧视等状况。
中国的健康码在今年2月份首次出现,是地方官员与科技公司的合作产品,当中包括互联网巨头腾讯与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的姊妹公司蚂蚁金服。几週以内,全中国各地都出现了健康码,然而外界对于健康码的诸多疑虑迄今仍未消除。
相关链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