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中是这样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
人们或许不会想到,疫情肆虐了2年后,全球的人都被重重社交限制所禁锢,传统的生活模式、工作方式、学习环境都已经纷纷被网络平台所取代;5G技术也即将全面推广;虚拟货币早已被大众热捧,随着扎克伯格的声明更是“一举成名”,可谓占尽了天时,地理,人和。
扎克伯格在解释公司为何改名时,用了一段视频直观展示了元宇宙的未来,在这里人们可以戴上设备进入一个虚拟的工作空间并与同事一起工作的地方,也可以创造一个虚拟的“家”,邀请熟悉的人开展社交。
在“元宇宙”中,居民将能够买卖物品、财产等。直白的说,“元宇宙”将产生经济活动。世界各地的财团和海量的资金已经疯狂涌入了这片“新大Lu”。
元宇宙与虚拟货币啥关系?

早在2019 年 6 月 18 日,Facebook 领导的天秤币(Libra)协会发布白pi书,宣告全球最大数字货币项目正式启动。
Libra 计划的使命正是被描述为:重新创造货币,重塑全球经济,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这个货币的设计目标非常明确,第一:无国界。第二:没有手续费。
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交易理论和金融创新都无法实现上述两个目标,但是 Facebook 准备这么干。
有了Facebook推出的Libra这种新型加密货币,一个穷乡僻壤的农民,只要有一部手机而非银行账户,就可以自由地和世界各地的用户实现在线交易。
如果说元宇宙发展到4.0是脑机界面,那么我们现在就处于2.0阶段,以后的区块链+元宇宙会不会就是我们所说的世界统一秩序?
各国的数字货币会发展到哪一步呢?人机合一离我们还远吗?我们拭目以待。
元宇宙语言要大一统?

让全球各地的人们在元宇宙中可以快速在线联结,让不同地区说着不同语种的人们能够畅通交流,是Meta想要做到的。
Meta 表示它们的目标是用单一模型识别全球 7000 多种语言,从而改进转换算法。让母语不同的人在元宇宙里社交,实现无障碍对话。
要说世界上大家用同一种语言交流的时候,那还是在宁录建造巴别塔的时代,这个元宇宙的统一语言有没有巴别塔那味道了?
元宇宙与宗教相结合
疫情之下,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宣布,他们会通过其社交媒体网络组织一系列考古遗迹的虚拟游览,使得疫情下宅在家里的人如临其境般领略古埃及文明的细腻和生动,为了增加趣味性,社交媒体编辑以梅里桑克三世皇后的语气,“说”了一段欢迎辞,诚邀观众一睹她的人生风采,虚拟游的内容每晚都不同, 但无一例外都是世界文明和艺术的瑰宝,除了旋转,缩放等游览功能,3d版还可以带你畅游整个场景。
在百度“希壤”元宇宙的少林寺中,更是可以看到少林十三拳在寺庙中云上香,由此可见,当元宇宙日趋成熟后,敬拜各地的“神明”将变得更加容易。
“希壤”APP国内的元宇宙产品?
国产元宇宙—“希壤”APP是首个国产元宇宙产品,该产品打造了一个跨越虚ni与现shi、永久续存的多人互动空间。
它的造型是一个莫比乌斯环星球。
从2021年12月27日起,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创造一个专属的虚拟形象,在个人计算机、手机、可穿戴设备上登录“希壤”,听会、逛街、交流、看展。
戴上耳机,可以体验到10万人会场内声临其境的沉浸式音视觉效果;如果打开麦克风,就可以实现多人语音交流。在元宇宙中,不管你在现实中的地位如何,品格是好还是坏,你都可以借助虚拟人物“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对于在严重内卷的社会中挣扎的年轻人来说,逃避现实换一种角色在元宇宙生活也许是对他们最好的选择。元宇宙用虚拟现实最大程度的模仿了从神而来的看见,如果将来虚拟的听觉,触觉等也可以实现,那么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就真的让人无法分辨了。
从在游戏中参加虚拟演唱会,到在虚拟空间以虚拟形象参加会议,这些已经成为现实的案例,在一定程度上都打破了虚ni与现shi的界线。可以确定很快我们就能看到公司转入元宇宙上班;学校搬入元宇宙上课;运动员在其中比赛;甚至政府都可能开设虚拟“衙门”。
末后三年半天灾人huo会发生的更加频繁,如何能让世人如温水中的青蛙对外面发生的一切更加麻木?也许答案你已经知道了。
相关链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