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代祷者和牧者的心肠

分享:名

宴席的比喻:

大家还记得马太福音22:1~14的内容吗?

里面讲的是Shen有喜筵预备好了,要邀请人来参加祂儿子的婚宴,可是原来那些被招的人很忙碌,要去田里或要作买卖;有一些人更恶劣,这些人凌辱Shen派去的仆人,就是那些先知、使徒,还把他们杀了。

这个比喻既是在讲Ye稣时代的事情,也是在讲我们这个时代的事情,Shen摆设娶亲的筵席请那些被召的人来赴席,Shen本要赐福与人,但人却有各种理由不愿意来。

从这个比喻可以看出人对Shen的态度非常恶劣,其实历世历代都是如此,人是不要Shen的。

葡萄园的比喻:

你们再听一个比喻:有个家主,栽了一个葡萄园,周围圈上篱笆,里面挖了一个压酒池,盖了一座楼,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了。收果子的时候近了,就打发仆人到园户那里去收果子。园户拿住仆人,打了一个,杀了一个,用石头打死一个。主人又打发别的仆人去,比先前更多,园户还是照样待他们。后来打发他的儿子到他们那里去,意思说:‘他们必尊敬我的儿子。’不料,园户看见他儿子,就彼此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来吧!我们杀他,占他的产业!’他们就拿住他,推出葡萄园外杀了。园主来的时候,要怎样处治这些园户呢?”他们说:“要下毒手除灭那些恶人,将葡萄园另租给那按著时候交果子的园户。” (太21:33~41)

这个比喻的意思是什么?

Shen将葡萄园就是祂的国度和产业租出去了,其实就是托付出去了,托付给了园户,就是地上的领袖、牧者,但主权在Shen的手里。

当收果子的季节来到的时候,这些领袖、牧者交不出账。于是Shen就差派祂的仆人,就是众先知和众使徒们,他们来到百姓中间为Shen说话;但是Shen差派的仆人们反遭这些领袖、牧者逼迫和杀害,这些凶恶的园户无法交出账来,最后连Shen的儿子他们也要杀了。

那时候Ye稣是指著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说的,延伸到我们现在,那就是指牧者和领袖。

Shen给人自由意志,让领袖、牧者可以在地上经营和管理属Shen的产业,但时候到了他们就要交果子,也就是交账。

Shen真正的心意是什么?

Shen的心意其实是要与人建立美好的关系,在旧约的时候,祂就已经表明了祂的态度。

那时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后,才第三个月而已,他们到了西奈山,Shen想跟他们建立关系,Shen就主动提出跟以色列立约,因此守约的誓言就在出埃及19章5~6节:

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这些话你要告诉以色列人。” (出19:5~6) 

旧约的时候,这种客观关系靠约来维系,这个约就是律法。

这两个比喻适用于任何世代:

Shen让我的眼睛放在这两个比喻上时,我的感受是很多人都很忙,Shen的喜筵很多人不愿意去,在这个时代也是同样的情况,人们面对很多的试探和挑战,这个世界用各样的技巧吸引人去被它控制、被它辖制。现在这个时代,不愿意进婚宴的人是为了地上的产业、资产、事业、爱情等。

喜筵的比喻让我们知道:很多人轻视Shen国筵席的邀请,有些人更是把传好资讯的Shen仆人抓住凌辱并把他们杀了。同样在教会中,Shen的真仆人们在逼迫当中被出卖、被陷害,这些事情现在正在发生。

现实世界中我们忙于自己的事情,很少人真正把自己献在祭坛上,为这个国家、他人Dao告和代求,而这个时代也需要榜样。在教会的体系里很多人都宣称自己是代祷者,其实他们知道怎样Dao告而已,却不知道如何代求。

真正进入一个代祷服事的就是劬劳,是有一个负担,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有那个负担;而且那个负担会深深地烙印在你的心里,直到你看见那个果效来到,这个才是代祷者的服事、代求的服事。

圣经中代求的榜样:

出埃及记32章9~10节:

Ye和华对摩西说:“我看这百姓真是硬著颈项的百姓。你且由著我,我要向他们发烈怒,将他们灭绝,使你的后裔成为大国。” (出32:9~10) 

出埃及记里有一个榜样,就是摩西。

在西奈山的时候,Shen主动要跟以色列人建立一个亲密的盟约关系,没有想到,西奈山之约签订才刚过40天,以色列百姓就违背了约;就是摩西在西奈山上跟Shen会面时,在山下的亚伦却妥协,铸了一只金牛犊,然后百姓拜金牛犊。之后,摩西就一直在为以色列民代求,一直代求。(参考:出32:11~13,31~32)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Shen的性情,Shen会愤怒、生气,而且祂还要来管教和处罚那些让祂愤怒的人,Shen公义的属性与祂怜悯的心肠相互的交集贯穿了整本旧约。

那时Shen批评以色列人说他们“真是硬著颈项的百姓”,并要将他们灭绝。如果现在让你站在摩西的位置上,你如何来回答? 很多人的反应可能是:Shen都要灭绝的人,我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摩西的反应却出乎人的意料,摩西知道百姓犯了大罪,这罪本该死,可是摩西并没有用任何的借口为这一群百姓做辩护,而摩西是用了另外一种方式,这在出埃及记32章31~32节。

摩西回到Ye和华那里说:“唉!这百姓犯了大罪,为自己作了金像。倘或你肯赦免他们的罪,不然,求你从你所写的册上涂抹我的名。” (出32:31~32) 

摩西愿意接受从Shen所写的册子上涂抹自己名的咒诅,这是摩西的一份很真诚的Dao告,他知道自己是无辜的,可是他仍然愿意为以色列百姓付上如此的代价。

我们要效仿摩西这样的代祷者:

摩西愿意在他的同胞遭受惩罚的事情上同舟共济,我相信我们当中没有哪一位会这样来代求的,因为不单是舍命,而是自愿从生命册上被删除,自愿陪伴你的会众去往那个被刑罚的地方,那个地方或许是Di狱,或许是城外。

摩西爱百姓胜过爱自己,所以他是一位真正的代祷者,是Shen很信任的一个人。

真正的代祷者在Shen和百姓之间是有周旋的能力、调解的能力的,摩西当时就是在愤怒的Shen和硬著颈项的百姓之间来周旋。整个以色列民族得以脱离厄运,是因著摩西向Shen完全的顺服和委身。

摩西出于对以色列百姓全心全意的爱,因此我相信他在旷野的这段路途里,虽然艰辛但充满喜悦,他对以色列百姓也产生了很深厚的感情。

效仿摩西为人父母的心肠:

摩西还是一位牧者,他拥有为人父母的心肠。透过民数记11章10~15节的这些经文,我们可以看到。

摩西听见百姓各在各家的帐棚门口哭号,Ye和华的怒气便大发作,摩西就不喜悦。摩西对Ye和华说:“你为何苦待仆人,我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竟把这管理百姓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这百姓岂是我怀的胎,岂是我生下来的呢?你竟对我说:‘把他们抱在怀里,如养育之父抱吃奶的孩子,直抱到你起誓应许给他们祖宗的地去。’我从哪里得肉给这百姓吃呢?他们都向我哭号说:‘你给我们肉吃吧!’管理这百姓的责任太重了,我独自担当不起。你这样待我,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立时将我杀了,不叫我见自己的苦情。” (民11:10~15) 

摩西把以色列民抱在怀中,看待他们如吃奶的婴孩,因此摩西作为一个领袖,他拥有为人父母的心肠,父母亲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会抛弃自己的儿女。

摩西就是如此,即使以色列人在这段旷野的路上屡屡跟摩西作对,如果你看见你的弟兄姐妹,就像当年的以色列人那样顽梗悖逆,甚至起来反叛。你要怎样待他们?

“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参:玛4:6)

我相信玛拉基当时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一个父亲和母亲缺席的时代,所以Shen才会这样说。 这是一个新的季节和时代,Shen开始要来呼唤为父为母的转向Shen,也呼唤做儿女的转向Shen。

为人父母的心肠有哪些特点:

  1. 为人父母就意味著你不可能随便抛弃你的儿女,尽管他们还不完美,尽管他们在Shen的眼中是婴孩,在我们的眼中是恶劣顽梗的。
  2. 属灵的父母要把最好的给孩子,无条件地接纳他们,哪怕他是个浪子,曾经浪费资产,但你依旧能够接纳他的悔改。
  3. 无条件地付出,无条件地栽培,无条件地爱护。
  4. 有危险,你愿意为他挺身而出;有恩典,你愿意跟他分享;有责备,你愿意为他分担;有需要,你愿意为他付出。
  • 原标题:6.3.2Shen的光和七灵
  • 文章来源:末后事工教牧部
  • 文章优化:末后事工采编部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网站由 WordPress.com 提供支持.

向上 ↑

%d 博主赞过: